戏剧影视艺术系
一、 学院名称
戏剧影视艺术系
戏剧影视艺术系始终坚持以做人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满足于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趋势,成为有较强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学习型的戏剧影视艺术人才。
二、 学院简介
(一) 学院基本情况
戏剧影视艺术系目前开设表演、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和戏剧表演、影视表演、编剧及导演四个专业方向。戏剧影视艺术系的学风是“德艺双修,日进其功”,办学特色是“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表演专业被评为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戏剧影视艺术系现有教师22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9人,外聘行业专家5人,硕士学位辅导员2名。
戏剧影视艺术系建设了“郭法曾艺术工作室”,以著名表演艺术家郭法曾、何玲为核心,开展表演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经典剧目排演、青年教师培养、戏剧影视学术沙龙等工作。以戏剧影视艺术系为基础,邢台市委市政府、河北邢襄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邢台学院成立了戏剧影视产业学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整合优势资源,培养满足戏剧影视产业和区域文化建设发展的高层次戏剧影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2024年戏剧影视艺术系在校生445人,应届毕业生132人。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所在行业和区域的专业骨干,部分毕业生成为较有成就的专业优秀人才。
学校为戏剧影视艺术系累计投入专项经费近1000万元进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的专业教学场地5000余平米,包括表演教室、排练教室、台词教室、化妆教室等,服装800套,积木、景片30套。学校另外投入180万元用于影视剧拍摄实验中心、影视剧制作实验室建设。
科研是把教育做大做强的根本,戏剧影视艺术系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戏剧影视艺术系的“旅游文化演艺研发团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重点科研团队,戏剧影视艺术系完成省级纵向课题6项,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省文艺精品扶持奖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50余项。在研究新时代教育规律、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 专业介绍
(一) 培养目标
表演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趋势,满足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够在艺术实践中应用、转化表演理论和知识,善于运用表演创作技巧塑造鲜明艺术形象,具有较强职业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学习型表演艺术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在电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戏剧创作机构和国家机关、学校、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艺术部门,从事戏剧影视作品创作、文本写作、创意策划、编导、评论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优秀人才。
(二) 主要课程
表演专业开设课程:表演基础训练、台词、形体、声乐、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文学片段、话剧片段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开设课程:中国戏剧、外国戏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戏剧概论、影视概论、基础写作、编剧基础、影视剧创作、戏剧创作、影视评论写作。
(三) 就业深造
1、就业指导工作开展较好,就业率基本稳定。
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达到50%,从事教育行业25%,其他占15%,近三年就业率逐年上升趋势,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成效较好,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支持。
2、自主创业成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效果明显。
近三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成上升趋势明显,大多数属于“机会型”创业,毕业生创新能力与全国高校同专业水平基本持平。
3、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程度与职业期待吻合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全国同类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持平略有偏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期待逐渐匹配。
(四) 就业前景
戏剧影视艺术系注重学生专业基础与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成果显著。毕业生进入社会能快速的融入并适应。
1、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呈较为灵活的特点。毕业生主要在影视剧组、文艺院团、影视公司、文化管理机构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表演、编导、公共关系以及在艺术院校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2、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业范围广,毕业生可在文艺创作单位、专业剧团、电影电视、互联网络相关部门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导演、策划宣传、文案写作等工作。
3、影视行业新业态带来就业新机遇。目前,我国新媒体、自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戏剧影视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递增,毕业生选择岗位领域在扩大,戏剧影视行业的新业态为表演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联系人:杨群波
联系电话:18632906003
邮箱:1052866878@qq.com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泉北东大街88号